“考后综合征”来袭 对症治疗很重要
时间:2020-08-22 19:57:51 问医网
第一招:大哭大笑释放情绪,破解懊恼焦虑
“高考结束,考前的高压状态骤然放松,会有不少考生难以调适,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症状。”专家表示,这就可能引起所谓的“考后综合征”,要避免造成严重后果,需要考生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行为变化。
专家将考后综合征的表现进行了简单分类:
第一种就是懊恼焦虑型。
“这种往往是最常见的。”专家表示,考生在考后感觉没发挥好,会出现自责、懊恼情绪,“为什么考前没复习到呢?”他们常常纠结类似的问题不能自拔。
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情绪烦躁、食欲差、睡眠差等表现,甚至会躲在屋里,不愿见人,不和同学交流。尤其一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优等生更容易出现懊恼焦虑情绪。
专家表示,对有这种症状的考生,家长要适当安慰,同时要鼓励孩子充分释放心理压力,哭也好,笑也好,都比憋在心里好。家长在安慰孩子时,不要再纠缠于考试细节,而是要看看孩子想通过什么方式释放情绪。如果孩子只想静静,家长可以约定一个期限,让孩子自我调节,不过,其间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。
如果家长的安慰效果不好,可以试着请与孩子关系好的同学或老师来与孩子交流,让孩子与其主动诉说,释放压力。
第二招:树立新目标,赶走空虚和迷茫
第二种常见的考后心理不适就是空虚迷茫。
在备考期间,考生为了考大学这个明确的奋斗目标,生活规律且节奏紧张,但考试一旦结束,心里紧绷的弦骤然放松,一些考生可能会出现不知所措,感觉做什么都“无聊、没劲”。这种考生可能会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来,进而出现嗜睡、没食欲、不愿出门等表现。
对有这类症状的考生,专家表示,最好的心理调适办法就是尽快树立新目标,让自己忙起来、动起来。山大二院心理科专家郭公社提醒,考后放松关键要进行积极休息,而不是消极休息,例如,在休息的同时最好保证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,切忌考完后一点也不“沾”书。
专家表示,外出旅游是积极休息的有效方式之一。考生可以和同学一起进行毕业旅行,当然最好在家长的协助下规划旅游线路以确保安全。如果不愿外出旅游,可以进行积极的室内室外运动,如约同学打球,或进行适度同学聚会等,也可以看一些名著“杂书”、观赏电影等。
除此之外,考生还可以利用中学阶段最后一个长假,学习一门新技能,如开车、游泳等,也或者进行社会实践,当志愿者、勤工俭学等。这些都是转移注意力的不错选择,同时还能开阔视野,让自己从狭隘的“考试世界”走出来,感受真正的生活。
第三招:放松不能超一周,管住亢奋无度
第三种考后综合征症状是有部分考生可能会出现异常亢奋的情况。
有部分发挥较好的考生或者考前过于压抑的考生,考后可能急于摆脱考前的“悲惨记忆”。如有喜欢玩游戏的考生,可能会肆无忌惮地泡吧、上网、打游戏,有的可能会不停地进行同学聚餐、唱KTV等。
假期作息紊乱,会造成睡眠节律紊乱,甚至影响到大学入学后的作息习惯。专家提醒,如果暑期长时间无节度地玩耍娱乐,很容易形成一些适应障碍,如抑郁、焦虑、烦恼等,感到对目前的处境不能应对,无从计划。
这种适应障碍会延缓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适应期。一些考生进入大学,面对新的学习任务,适应障碍的危害就更明显。一部分学生障碍比较严重,其记忆甚至会产生一段“空白”,记不起从前掌握的知识。
对有这类症状的孩子,专家表示,随心所欲地睡懒觉、发发呆、或者聚会玩游戏,都不要超过一星期,接下来就应有序休整。例如,作息时间上可以比备考期间稍晚一点,但不宜通宵达旦玩耍,黑白颠倒。对于此类孩子,专家还提醒家长应适当约束。
专家特别提醒,不少男女考生在备考期间压抑的情感,有可能会在考后集中释放,甚至可能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等。男女交往应发乎情止乎礼,以免发生该年龄段无法承担的后果。
温馨提醒:考后这些症状可能会交叉出现,因此需要家长仔细观察,以便及时发现孩子心理波动的蛛丝马迹。如若孩子连续几天出现失眠、食欲差、脾气大等情况,或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与人见面、交流,这时家长除了多开导,更要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,以免情况恶化。
【申明:此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本网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