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有句话:“男的走得辛苦,女的走得闲”,意思是男宝走得越早,他的生活就会越艰难,所以很多父母都不会让他的孩子过早学会走路。但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,纯属迷信。孩子过早走路会有危害,但与孩子未来的命运无关。家长需要正确认识,理性对待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宝宝在7、8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学走路了,但是有些宝宝走路太慢,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。当然我们也会看到,很多家长总是把宝宝抱在怀里,不让宝宝学走路,主要是因为民间有一种说法,宝宝走路太早,很辛苦。
很多家长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,坚持认为为了避免宝宝以后的命运,宝宝到1岁还没有学会走路,严重破坏了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。其实宝宝走得太早是完全不靠谱的,与命运无关。宝宝走路早只能说明宝宝发育比较快,腿部骨骼发育良好。家长不能迷信,进而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。
宝宝走路的早晚主要受每个宝宝的生长环境、生长发育程度以及父母养育方式不同的影响。家长要顺其自然,避免过多干预宝宝的生长发育。
婴儿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。一般来说,宝宝出生后3个月平躺时可以抬头,4 ~ 6个月就会翻身。7 ~ 8个月能爬行,1岁能独立站立或行走。
宝宝走得早不早关系不大,但家长也要顺应自然,不要因为孩子很早就学会走路就开始鼓励他人。婴儿过早学会走路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危害和影响,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危害:
婴儿过早走路的危害
1.影响腿型和走路姿势。对于1岁前的宝宝来说,脊柱和骨骼还比较柔软脆弱。过早开始学走路,容易对骨骼造成超负荷的压力,容易导致骨骼弯曲变形,从而影响宝宝的腿型,形成“O”型腿或“X”型腿,影响美观;
2、让宝宝过早学会走路也会对脚弓产生影响。因为群体工作尚未完全成型,过早走路会造成宝宝的体重完全压在脚上,导致宝宝平足,走路时容易摔倒;
3、影响身高,宝宝学走路太早。因为脊椎比较软,容易导致脊椎弯曲,导致驼背,进而影响宝宝以后的身高;
4、影响视力,宝宝1岁前视力发育不完全,学走路过早,宝宝看不清远处的食物,需要调整眼睛的宽度和焦距,容易导致眼睛疲劳,长此以往会造成视力损伤,枣近视或弱视。
妈妈们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宝宝生长发育的正常规律,不要过于焦虑。等宝宝的能力达到了,自然就学会走路了。在宝宝学走路的过程中,妈妈需要给宝宝更多的鼓励,为宝宝选择舒适的鞋子,为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学步空间,陪伴宝宝学习走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