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试管受精技术的日益成熟,越来越多的不孕症患者加入了试管受精来帮助怀孕。在移植之前,如果子宫条件不适合移植,胚胎将被保存,并在条件合适时移植。但保存胚胎移植也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失败,这里总结一下。
保存胚胎移植(FET),顾名思义,不孕夫妇通过体外受精技术获得的胚胎被保存在液氮(零下196℃)中储存,并在移植前选择合适的时间解冻胚胎。
保存胚胎移植的临床意义
胚胎保存技术的出现,首先使多余的胚胎保存和再利用,促进单胚胎移植的临床推广,以确保更舒适和安全的妊娠结果,其次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为避免新鲜胚胎移植后病情加重,提供全胚胎冻存。
1、病人的基本特征
女性的年龄和体重指数(BMI)等基本特征可能影响保存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结果。研究发现,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,保存胚胎移植周期的累积活产率逐渐下降。当患者年龄超过41岁时,三个保存胚胎移植周期的累积活产率仅为20%。
此外患者的BMI水平也可能影响保存胚胎移植周期的结果。研究发现,在保存胚胎移植周期中,BMI过低的患者自然流产率较高。
2、胚胎冻存的方法
IVF实验室使用的胚胎保存方法有两种:程序慢保存和玻璃保存。早期的程序慢保存需要更多的保存设备和实验室规格,需要更长的操作时间。玻璃保存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,具有操作简单、节省时间、避免冰晶细胞损伤等优点,胚胎复苏率较高。
保存胚胎是将胚胎放入-196℃液氮中
然而玻璃化保存和程序化慢冻的临床妊娠率没有明显差异,婴儿出生体重也没有明显差异。目前玻璃化保存已成为胚胎保存的主流方法。
3、授精方式
大多数研究认为授精方法,第一代体外受精(IVF),第二代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受精(ICSI),对保存胚胎移植的临床结果无明显影响。
中国学者发现,IVF或ICSI授精对保存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、着床率、流产率、活产率和早产率没有明显差异。此外授精方法对保存胚胎移植活产儿的生长发育也没有明显影响。
4、胚胎移植类别
为了研究保存胚胎移植周期中移植卵裂胚胎(第三天胚胎)或移植囊胚(第5-6天胚胎)的临床结果是否存在差异,美国学者随访了2004-2013年22万个保存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数据,结果表明单周期移植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较高。一些文献还表明,移植卵裂胚胎和囊胚的累积活产率相似。
5、保存胚胎移植周期内膜准备方法及内膜厚度
子宫内膜的容忍度是指子宫内膜接受胚胎植入的能力,但对其具体机制的研究也是最困难和最缺乏的。在保存胚胎移植周期中,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状已成为最直观、最简单、最重要的指标。中国学者发现,在保存移植周期中,当子宫内膜厚度>8mm且小于16mm时,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增加。
子宫内膜厚度是保存胚胎移植失败的因素之一
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案各有优缺点。排卵周期健康的妇女可以选择自然周期内膜准备计划,无需使用外源性激素药物,更接近自然状态,操作简单,但由于当月卵泡发育不良,周期可能暂时取消。诱导排卵周期采用微量药物刺激卵泡发育成熟,具有简单稳定的优点。激素替代周期和简单的激素替代周期都有自己的特殊群体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,医生通常会根据女性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内膜准备方案,选择移植的最佳时机。
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,更多的机制仍在探索中,保存胚胎移植技术的进展为不孕夫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,但该技术对母亲妊娠并发症和子女安全的影响需要更长期的随访,合理使用帮助不孕夫妇获得安全、舒适的妊娠结果,仍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。